【#人生洞察室 15 想洞察最深刻的人性嗎? 】
-懸疑片、恐怖小說,那些關於人命的都可以看見最深刻的人性
最近常做惡夢,原因是因為我在睡前看各國「殺人案」、「懸案」介紹的影片。
以前YOUTUBE影片沒那麼多元時,我都看懸疑、恐怖小說,每次都被我媽罵:
「看這種東西磁場不好!」
但這類主題影片或是小說吸引人的地方是-你可以洞察到最深的人性。
▌六歲選美皇后謀殺懸案,我猜兇手是她的...
今天看了一部 #Wayne調查 的影片,影片故事是一個美國的六歲選美皇后,她慘死在自家地下室。
影片也列出,疑點重重的四項證據:
1.勒索信:
勒索的金額對於這家有錢人來說,太少以外,數字也太精確-11萬8千美元;加上明明重點只有四句話,卻寫了兩張半,如果急著擄人勒索,哪個兇手這麼閒?
語句中有很多「單字拼寫錯誤」,但還可以看出寫信者是以英語為母語,是故意假裝外國人?還是根本就是小孩寫的?影片中的字也歪歪醜醜的。
2.勒死女孩的絞刑具:
勒死女孩的凶器,是一條布綁著一根「家裡的」油漆刷握把,這樣的設計可以透過「槓桿原理」讓力氣加大,一個成年人要勒死六歲的小孩輕而易舉,何必製作這樣的絞刑具?還是凶手其實不是成年人?
3.頭蓋骨的凹痕:
女孩頭上有個凹痕,形狀和「家中的」手電筒形狀相似。
4.胃裡的波蘿片:
女孩胃裡還有沒消化的波蘿片,代表女孩死之前兩小時有吃過波蘿片,而廚房的確有一碗波蘿片加牛奶,上面只有兒子和母親的指紋,而母親說女兒睡前沒有吃過。
這部影片有上下集,我在上集就直接猜應該是八歲哥哥做的好事,雖然下集也沒有說到底答案是什麼,因為這是懸案,但有剪接了幾部哥哥當時接受心理醫生治療、詢問時詭異的舉止-是誰妹妹死掉了,還一派輕鬆愉快,躺在沙發上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?但問到那一碗波蘿片時突然緊張不安?
不排除這部影片的製作者,可能也是猜測哥哥是兇手,所以把影片敘述及剪接的方式讓我這樣誤導,但除了影片製作者刻意剪輯的引導以外,我想到的是有著六歲選美皇后的家庭,如果女孩是獨生女,那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,但如果不是呢?其他的兄弟姊妹,就完全會被忽略。
那一個總是被父母忽略,且妹妹是選美皇后,對自己態度也十分高傲跋扈,因為父母寵她的小哥哥,他心裡究竟是什麼感受呢?
但因為長期被父母忽略,就要殺掉妹妹嗎?
我更相信那是積怨已久的失手,也許睡前哥哥在吃那碗波蘿片,妹妹肚子餓也下來找吃的,看到哥哥那碗波蘿片,去搶了一片來吃,但哥哥不高興自己的波羅片被搶,隨手拿起廚房的手電筒往妹妹頭上砸去,但下手太重了....他慌張地告訴父母這件事,父母為了維護兒子,於是轉而犧牲女兒的公平....
以上只是我和影片製作者的猜測,因為終究沒有答案。
▌為什麼要了解深刻人性?讀懂人,你反而會釋懷那些不公平。
我媽曾說,你看這個我寧願你看愛情小說。
但愛情小說,寫來寫去不就那些結局嗎?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,但現實是,在一起後才是所有的開端,而裡面的情緒與人性,也就是關於愛情與原生家庭,但怎麼看都是那些故事套路,而且真的把這些心理轉折刻畫得很細膩的小說卻很少,但恐怖小說不是,為了那些氛圍的張力,這部分作者們都會寫得很細膩。
或者那些警檢系列懸疑片,總是會讓我們以上帝視角看見主角查案時的腦中猜測、思考邏輯,甚至直接模仿一次死者死前的路線、變成屍體時的視角...等。
但到底了解這麼深刻的人性要幹嘛?多恐怖?
從小我就喜歡看這些東西,甚至在菜市場有回頭書展,我拿的還是「懸疑、讀心、殺人案」系列,我媽差點嚇死,問我為什麼想看?
「我只是想知道,人都在想什麼。」
最一開始我也是想知道,
為什麼實際上的人性,跟課本教的完全不一樣?
為什麼有人可以被家暴到爆,還不願意離開?
為什麼有人可以一邊施暴,一邊要你滾,
但你真的要走卻又綑綁住你?
職場也尤其複雜,有很多人性複雜處,在越大的集團越複雜。但我們可以選擇看清、了然,但不要放太多的心涉入。
讀懂最深刻人性,你會突然覺得對方很可憐,因為那些手段、陷害、衝康背後通常都是恐懼。